2020年11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扎实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输入风险,实现“安全、有效、快速、经济”目标。同时,工作方案指出:市场监管部门要负责做好现场检查和索票索证工作,督促市场开办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索取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一律不能上市销售。
1.1 生产加工过程清洁消毒
冷链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当根据食品原料和产品特性、生产加工工艺特点,针对加工人员、生产环境及相关设备和设施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制度,并定期对消毒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消毒对象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原料及半成品外包装、生产加工设备及环境。
1.2 运输和配送过程清洁消毒
运输和配送过程清洁消毒对象包括:人员、物体表面、交通工具。
1.3 销售经营过程清洁消毒
销售经营过程清洁消毒对象包括:卫生手、人手频繁接触的各种表面。
1.4 餐饮加工过程清洁消毒
餐饮加工过程的清洁消毒对象包括:冷链食品接触面、外包装和用具餐(饮)具、调味品容器、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垃圾桶、卫生洁具等。
2020年10月16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其中“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部分明确指出:次氯酸消毒剂可用于物体表面、果蔬和食饮具、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值得注意的是“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中次氯酸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50-200ppm。
“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中推荐使用的四类消毒剂中,我们认为次氯酸消毒剂是冷链食品加工过程最理想的消毒剂。具体如下:
(1)次氯酸消毒剂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无论是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经营过程无需多种消毒剂频繁切换;
(4)次氯酸可杀灭新冠病毒已有切实证据,疫情发生后,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北里大学、带广畜产大学、鸟取大学、QTEC检测中心分别进行了次氯酸水对新冠病毒的杀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H6.5以下,有效氯浓度35ppm以上次氯酸水(电解型/非电解型),可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杀灭,并可作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消毒物资。
除了以上优势外,国内对酸性电解次氯酸水用于冷链食品,尤其是水产品加工中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水产原料会携带食源性致病菌,酸性电解次氯酸水处理原料后,除发挥其消毒作用外,还可避免清洗液对环境造成污染与水产原料的交叉污染,降低微生物污染几率。
2、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与不同设备接触,设备材质大多为不锈钢、瓷砖与玻璃等。采用酸性电解次氯酸水对器具进行杀菌消毒,可防止器具与水产品间交叉污染。酸性电解次氯酸水对水产品加工设备的杀菌消毒,其杀菌效果理想且在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应用前景广泛。
3、酸性电解次氯酸水因其具有瞬时广谱杀菌作用,在水产品贮藏保鲜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其对水产品杀菌保鲜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可抑制水产品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对其感官与营养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在国外新冠疫情依然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进口冷链食品依然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消息称检测人员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在此背景下,冷链食品的全面消毒显得愈发重要,而次氯酸因其制取方便、杀菌高效、可直接接触食品等特点,可以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武器。